机房精密空调该如何选型和设计?

2025-09-11 by 昊之云

机房精密空调的“上送风”和“下送风”是两种最基本、也是最容易混淆的气流组织方式。

1、一句话看懂原理

• 下送风:冷风像“泉水”从地板下涌上来,先冷却设备,再“头顶”回空调——与热气自然上升同向,效率高。

• 上送风:冷风像“淋浴”从天花板往下洒,先与室内空气混合,再进入设备——易短路,需额外组织气流。

2、优缺点对照表

维度
下送风上送风
制冷效率
高,与热流同向,无短路
中低,易与热气混合
适用热密度
≥500 W/m² 的高密度机房
<300 W/m² 的普通机房
地板要求
需≥300 mm(最好≥400 mm)架空地板,且下面无阻挡
不需要地板,或地板高度不足
送风距离
单侧≤20 m
风帽≤15 m;接风管≤30 m(需增压)
初投资
防静电地板费用高,但省风管
省地板,但风管/风帽增加费用
运维风险
地板下积灰、漏水隐患
风管阻力大、易局部热点
噪音
静压箱大,风机压头低,噪音低
需较高压头,噪音略高


3、选型决策

3.1先看“地板条件”  

   ‑ 有架空地板且净空≥300 mm → 直接考虑下送风  

   ‑ 没有地板或净空<300 mm → 只能选上送风  

3.2再看“热密度/机柜功率”  

   ‑ 单机柜≥5 kW 或整体≥500 W/m² → 下送风优先,必要时加“封闭冷通道”或“列间空调”  

   ‑ 机柜功率低、布局分散 → 上送风即可,注意风帽或风管不要过长  

3.3最后看“送风距离”  

   ‑ 下送风单侧超过20 m,应在远端加“增压风机”或改用列间空调  

   ‑ 上送风若>15 m 必须接风管,并校核75 Pa 静压余量

4、设计落地 8 条硬核规范

4.1地板下送风高度:≥300 mm(规范最低),建议 400 mm 以上,防止线槽、消防管占空间  

4.2地板出风口风速:≤3 m/s,避免扬尘;开孔率≈25 % 可调节百叶最佳  

4.3回风口位置:下送风→天花板或机柜顶部回风;上送风→空调前回风或侧墙高位回风  

4.4冷热通道:高密机房必须封闭冷通道,避免“冷热气流谈恋爱”  

4.5冗余:N+1 起步,关键机房 N+2;计算总负荷后至少留 15 % 冷量余量  

4.6机柜与空调距离:下送风列级空调距机柜前端≤1.5 m;上送风风管末端距机柜≤2 m  

4.7过滤:机组本身初中效,地板下风道内建议再加一道尼龙滤网,减少灰尘  

4.8水患防护:地板下加装漏水检测绳+围堰;上送风机组接水盘需双浮球+报警

5、常见误区提醒

• “小机房省钱就用地送风”——若地板低于 250 mm,反而送不动,不如上送风+风帽。  

• “上送风管想拉多长就拉多长”——超过 30 m 不增压,末端直接没风。  

• “买了下送风机组却铺地毯”——地毯会堵孔板,风量瞬间腰斩。  

• “UPS 配电区也共用下送风”——UPS 发热量小,独立上送风即可,避免地板下管线打架。

6、一张清单带走

上一篇 下一篇



@河南昊之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1~2025 豫ICP备11031407号